熊晓鸽:创业家背后的男人(3)
骨子里的“士魂商才”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第一职业是记者,但很多人认为我是投资家”。20年的职业生涯,丝毫未掩盖熊晓鸽骨子里的传统儒商的气息。
在社科院的同学、多年的好友严文彬看来,熊晓鸽曾经的记者经历,让他对新事物十分敏感,能够发掘新的机会。而且,作为湖南人,熊晓鸽那种“敢为人先”的性格也十分明显。这对他在风投领域的成就起到了重要作用。
毫无疑问,IDG创始人麦戈文先生是熊晓鸽命中的贵人。如果没有敢想敢干的性格,就没有熊晓鸽与麦先生的那场“赌局”,或许也就没有熊晓鸽的今天。
1988年成为熊晓鸽人生的转折点。当时,时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的荣毅仁到美国弗莱彻法律与外交学院演讲,会后的招待会上,熊晓鸽担任校方翻译,正是这次机会,让他认识了麦先生。当时熊晓鸽知道麦先生在中国做一本《计算机世界》的杂志,而麦先生对熊晓鸽的最初印象仅仅是“这个中国小伙子的英文很好”。
此后又有一次活动,因为请的翻译不能胜任,麦先生想到了熊晓鸽。这次相处,麦先生对熊晓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麦先生的睿智、谦逊亦让熊晓鸽颇为钦佩。
一天,熊晓鸽给麦先生发了一封邮件,阐述自己想回中国做专业杂志、开发风投的想法。几天后,麦先生的秘书给熊晓鸽打电话,说麦先生想约他聊聊。本来约定谈一个小时,结果竟然聊了三个小时,两人越谈越投机,以至于麦先生还推掉了另外两个约会。
时至今日,熊晓鸽感言道,“进入IDG就像是一场赌博,我和麦先生就是一场对赌。” 被朋友戏称在赌场上连1美元都不愿轻易下注的熊晓鸽,将自己的前途赌在IDG上;而麦先生也将IDG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发展押注在一个刚刚毕业三年的中国小伙子身上。
熊晓鸽进入到IDG后,很快展现了极强的个人能力,也让麦先生相信他的押注是正确的。从1992年9月开始,IDG连续赔了7年的新加坡市场开始盈利,连续赔了两年的马来西亚市场开始盈利,连续赔了8年的港台市场也开始盈利……熊晓鸽无可争议地成为IDG新一任亚太区总裁。
如今,熊晓鸽投电影,进军文化产业,不经意间,他的文人情怀发挥得淋漓尽致。2008年投资《高考1977》,2010年投资《山楂树之恋》、《雪花秘扇》。更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IDG资本投资入股了美国传奇影视公司,就在当年,该公司出品的《盗梦空间》在中国拿下5亿人民币票房的漂亮成绩。
有时,当过记者的他时时忍不住秀一下文采。《泰坦尼克3D版》在中国首映成功后,他在微薄上感叹,卡梅隆何曾料想“这一曲爱情绝唱,绕梁15载,黯然销魂的知音却在遥远的东方?”
熊晓鸽重朋友、讲义气。他坦言做人要心胸开阔,善于包容,“要敢找一些厉害的人,尤其是比自己更厉害的人一起共事。”
1993年,周全正式加盟熊晓鸽的团队,紧接着是章苏阳、林栋梁、杨飞、王树、王功权,之后随着李建光、过以宏的加盟,IDG曾经的9人核心团队成形。这其中不得不提一个人——周全。当初熊晓鸽到美国,周全第一个借给他1000美元,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不过,现在讨论项目时,和他争的最凶的却往往是周全。在熊晓鸽看来,最好的朋友不是意见都一样的,而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一样,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别看和我争得最凶是周全,但是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如果没有不同意见,反而不是真正的朋友了”。
熊晓鸽说,除麦先生外,联想集团的创始人柳传志也是他最钦佩的人。在他看来,“老柳做事、做人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他欣赏柳传志的守诺言、重诚信,亦认为老柳用人、识人有长远布局,“他是伯乐,用人有独到之处。”
有人曾调侃熊晓鸽是“半路出家做投资”,他笑称老柳“更是半路出家,做科学研究和做企业完全是两码事,而现在老柳还做了投资。”
有人问他:“有没有像柳传志那样物色过接班人呢?”
熊晓鸽爽朗地笑答:“我们的团队还处于投资管理的黄金期。等哪天自己退下来了,我想静下来写点东西。其实我骨子里还是个记者。”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
没有相关信息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3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42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6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61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1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5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