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N陨落谁之过(2)
-
这段时期,陆续有用户反映MSN的“准入门槛”太高,而投奔到QQ的怀抱。总体来说,MSN在国内的用户量一直在朝上走。在赵刚看来,或许正是用户量向上走给了微软错觉:“微软在中国一直没做什么推广,只是大家在一定的时间内需要一个软件,它赶上了。因此在危机苗头出现的时候,微软没琢磨如何防患于未然,而是忙着挣钱。”
对于MSN着急盈利的行径,赵刚很吐槽:“频道外包做得乱七八糟,他们着急挣钱,强行在MSN小小的界面上加了两个大广告,留给中间联系人的窗口一下子窄了一半,那时候国内主流显示器还是1024×768的17寸屏幕,本来就没多大!”
赵刚怨言颇多的时候,刘鹏却嗅到了商机。2010年年初,刘鹏加入了一位前辈的创业团队。当时MSN正处在巅峰期,微软在2010年2月宣布其全球用户突破3亿。但在中国,很多人抱怨MSN做得很烂,在刘鹏看来这是个机会,“MSN的协议尽管不是公开开放的,但唾手可得,其实处在一个半开放的状态,因为MSN很红,很多根据这个协议做出来的软件,在国外都可以直接卖钱”。
于是,该创业团队在2010年4月推出了一个MSN客户端,就是着名的MSNlite,被视为“最接近中国人操作习惯的第三方软件”。第一个版本很简陋,用刘鹏的话说:“没什么功能,就是能聊天。我们也没什么推广渠道,每个人传给10个好友,但这个版本最大的优势就是小,只有几兆,因此很受欢迎。”
在发布MSNlite不久,这个团队就赢来了一件意外的喜事:2011年11月,他们发现服务器有一天被突然高涨的用户数撑爆了。原因不复杂——3Q大战爆发,很多用户加大了MSN的使用力度。MSNlite团队开始加班加点地研发新版本,希望抓住这次机会,针对白领们的办公需求不断添加新功能。
但在刘鹏的回忆里,团队成员的心里始终不踏实,“那时候我们已经有投资了,但我们心里很清楚,成功是建立在MSN不好用的基础上的。我们提供的离线传送文件、增加群聊、共享功能,自己架设服务器让登录更快,这些本来都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必须具备的能力。每次MSN新发布一个版本,我们就心惊胆战,生怕这个版本做得太好,我们一下子没市场了,又怕这个版本做得太烂,MSN用户没了,我们也没什么机会。这很煎熬”。
刘鹏说:“我们都很奇怪,为什么MSN发布一个新版本,我们的用户量就上涨一次,唯一的答案就是,新版本让用户觉得失望。登录掉线问题从来没解决过,HOTMAIL邮箱也不好用。用户期待的功能迟迟上不了线。听说MSN中国做业务的多,技术开发者很少,微软不太可能专门针对中国用户的需求改变这一款全球化的产品。”
与此同时,QQ正发力赶上,大到TM这样“改头换面”迎合白领办公需求的产品,小到很多人性化的设置。在赵刚的回忆里,MSN曾经有一个优势,就是姓名昵称可以很长,他的很多同事每天就在昵称上附加一句话,描述自己的动态。赵刚说:“这功能真的不错,但QQ很快也有了,而且更高级,就是QQ签名。”
在刘鹏看来,由于MSN的协议处于半开放状态,第三方很难将一些新的功能做好,“因为(MSN)原来的东西不好,(别人)怎么扶都扶不上去”。
尽管MSN官方版本没有威胁过刘鹏的团队,但由于找不到盈利模式,刘鹏的团队于2012年被一家IT公司收购,开发基于PC端的即时通讯软件。本刊记者问刘鹏:“微软有联系过你们谈收购吗?”刘鹏无奈地笑着说:“确实联系过,但就是发了两封律师函,说我们的网站域名和标识侵权,并且收回了域名,之后就再没打过什么交道。其实,当时我们挣不到钱,要买我们的团队,真的很便宜。”
何去何从
微软中国一位前高层曾说,互联网是服务,不是技术,而微软不是服务型公司
早在2004年3月,小i机器人就开始与腾讯QQ达成合作,成为腾讯互动空间的第一个合作伙伴。其后,小i机器人的合作名单上又增加了新浪无线、TOM无线、Yahoo Messenger、飞信等平台。目前,小i机器人在这些平台上的活跃用户数达1亿个。
“当时已经看得很清楚,QQ的用户群已远超MSN,我们要覆盖中国用户,腾讯必不可少。”袁辉说,对于小i机器人来说,从开始到现在,MSN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主要的平台。
到了2009年前后,MSN上小i机器人的用户数开始出现滞涨,用户活跃度开始下降。袁辉直言,在小i内部,PC端MSN上的小i机器人“早就只是一种维持型的产品了”。
现在,小i机器人成为了一款全渠道产品,尤其是当下最流行的移动互联网渠道,包括安卓手机、苹果手机及Windows Phone,用户可以在这些终端上直接安装小i机器人的客户端,进行人机互动。2012年,小i机器人与腾讯微博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微博用户可以直接与小i机器人进行评论、私信等互动。小i机器人的微信产品也即将推出。
但是,小i机器人并没有为移动端的MSN做产品和技术升级。“(MSN)明日黄花了,再好的应用,如果大家都不用它(也没意义),用户主流的平台才是我们的方向。”袁辉说。
小i机器人在MSN上的经历不过是MSN没落的一个缩影。目前,MSN Messenger的全球活跃用户数超过1亿,但在几年前其最风光的时候,这个数字是“3.3亿”。在中国,据易观国际的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之后,MSN Messenger的活跃用户数就呈持续下降趋势。至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即时通讯市场排名前三的应用分别是腾讯QQ、阿里旺旺和飞信,MSN以4.6%的比例位居第四。而在中国移动IM市场,手机QQ以49.4%的份额雄踞第一,其次是手机飞信和微信。
微信的崛起是腾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收获的一个“惊喜”,目前用户数已达2亿。即便如此,微信在马化腾眼里,也只是其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一张站台票。而手机MSN在移动IM市场排在微信之后,位居第四,市场占有率占比只有7%。
入华7年来,MSN在中国不仅没有走出“一线城市、白领人群”的小众圈子,甚至遭到越来越多已有用户的抛弃。
使用体验的差异让用户在MSN和QQ之间进行比较,最终他们选择了回归QQ。事实上,不仅是基于PC端的疲软,在移动互联和智能终端时代到来后,MSN基本丧失了在移动市场的话语权。赵刚和刘鹏都在第一时间使用过MSN手机客户端,不约而同地认为:“根本看不到针对移动市场和手机开发的诚意,就像是简单地把一个PC软件移植过来。”
MSN中国也曾试图改善自身境遇。比如,曾尝试将用户群体扩大至一线城市白领以外的人群,但未果。有分析认为这与MSN的“出身”不无关系。2005年,微软与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上海美斯恩网络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运营MSN在中国的业务。作为一款全球化的产品,微软没有为MSN中国提供足够多的支持,其技术革新的力度也不够。
但在袁辉看来,MSN日渐被取代,不仅是MSN的问题,而是整个微软面临的大趋势:它很难再现昔日的辉煌。
在互联网领域,微软的确有太多的失望。其财报显示,从2002年至今的10年里,微软的在线服务部门共亏损85.6亿美元,尤其是2007年之后,亏损额一年比一年高。在线业务部门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了微软大量现金。去年5月微软以8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Skype,但互联网业务的战略仍不清晰。
其实,软件巨头微软一直在执着地经营在线业务,但似乎总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微软中国一位前任高层曾在评价MSN的失败时表示,互联网是服务,不是技术,而微软不是一个服务型公司。
MSN将在中国苟延残喘。相比小i机器人早就找寻出路,刘鹏很不甘心:“MSNlite的用户一直很稳定,他们真的很热爱MSN,曾有用户询问过我们,有的要捐款,有的直接拿来MSN设计方案。我们也一直想把MSNlite做好。但海外市场停了,中国业务肯定受影响,有的用户干脆直接不用了,有的用户第一时间使用国际版Skype 6.0,下载完后,他们用了一段时间,说不行,做得太烂了。”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
没有相关信息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2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36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2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54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1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2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