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级市场“黑洞”大揭底
- 基层营销中心设立了,三四级市场深入做起来了!许多已拥有了深度营销能力的厂家得以长长的吁了口气。但时隔不久就会发现,虽然随时都在以各种表格、通知或文件管理着营销中心,但总是难以达成有效控制,渠道扁平化带来了更多的销量,带来了集团军化的营销队伍(有的分公司总经理每开全省业务会看到下面黑压压的人头,就笑谈很有成就感),但也带来了运营成本的大量增加,甚至企业资源的严重透支。前所未有的种种烦心事,就像一个个黑洞,吞噬着基层建设的各种成果。
黑洞种种
海量作业:总公司以及分公司下发给营销中心的各种常规性、例行性或者突击性的表单,反馈上来后却难以服务于市场,与此同时,中心的营销人员也在叫苦不迭,每月都要抽出大量时间以完成上面雪片般涌来的作业,甚至在某乡镇拜访经销商时,都会接到完成突然性作业的指令,业务员几乎变成了坐办公室的作业员;
业绩离奇变脸:每逢销售淡季,厂家都会召集全国的几百号营销中心主任回去述职、培训,翻开各中心销售业绩数据的统计表,突然发现业绩后40名的部分中心主任,在上个月居然是业绩排在前40名的佼佼者;
继任者难继辉煌:为保证营销人员的晋升通路畅通,总部从连续三个月销售业绩排在全国前10位的营销中心主任中选拔省级产品经理,某表现突出的中心主任连续几个月销量高歌猛进,但对其晋升后留下的空位,许多老业务人员却回避接手,其继任者踌躇满志地上任后,果然没到一年便败下阵来;
……
如上现象很多,事例也很多。揭开黑洞的盖子,我们会发现,就国内基层营销的现状来看,还未上升到营销的高度,营销中心多是“销”而不“营”,说白了只是一个销售办事处而已。这本不必诧异,基层管理以及基础管理的薄弱到现在为止仍然是国内许多企业的“阿克硫斯之踵”,其中不乏一些风头很健的大型企业。如此,揭开黑洞的盖子,提炼一条营销中心运行规范、管理有效的道路,尤其有重要意义在。首先让我们来对营销中心解剖麻雀。
营销中心的“罪与罚”
对营销人的“罪”,有这样一个广为人知的顺口溜:“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迟,干得比驴还累,吃的比猪食还差,拿的比民工还少”,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确实反映出营销人员的工作辛苦。营销中心管辖的除了当地市区外,就是广袤的三、四级市场,这也要求营销人员必须以经得住乡镇往返颠簸、经得起工作环境恶劣的心态去工作。
这是劳力者的“罪”,还有另外一种“罪”在。对营销人员来说,在三四级市场做业务可以说是永无宁日,但也时时有宁日。许多乡镇营销人员是这样做业务的:月底前匆匆到乡镇经销商处压货、催款,然后就彻底消失,直到下个月再来压货、催款,周而复始。这类机械式操作的业务员并不在少数,以耗费大好年华的代价培养自己业务“油子”的心态,并安于现状,乐此不疲。这样,表面上看着轻松,甚至还可以做些私活,但泯灭了对前途的清晰思考,其实是给自己的人生埋伏了“罪”果。
而营销人员的“罚”,表现最直接的就是经常因操作不规范而受处罚。渠道扁平化后,总部或者直接掌控、或者通过分公司来掌控营销中心人员的执行,对不按时、不真实执行总部指令的营销人员,总部常常以罚款来表示警戒,让其感到“肉疼”,颜面受损,从而牢牢地记住“这一次”。其他以淘汰、降级为处罚方式的,毕竟不是常态,最常见的,还是直接体现在对营销人员罚款上。
哪里出了问题?
透过以上的表象看深层问题,撇除总部机构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的配套因素,基层营销中心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这里,首先要看营销中心为什么而设?是为了渠道下移,最大限度地抢占三四级市场的份额。但业绩固然是最主要的,营销人员还需牢牢记住:营销中心不仅仅是一个业务中心,更是一个管理中心。
1、从管理中探寻规律
对于当前营销中心的现状来说,业绩还是第一位的,但可以通过过程管理的规范来牵引业绩提升,将一帮“江湖弟兄”打造成军纪严明的现代化部队。所以,营销中心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在市场上立稳脚跟后,迫切要做的就是由业务角色向管理角色的转变。笔者认为,营销中心的管理层次可以分为两层:一是中心主任通过管理业务人员来管理区域市场;二是业务人员通过管理经销商来实现销售业绩。通过这种层次分明的有序管理,才可以规范营销人员的言行,从业务中探寻出区域市场管理的规律或规律性认识,进而使市场走向良性,业绩趋于稳定,个人得到成长。
以开发县级批发商为例。当厂家的命令下达后,一些业务人员下到县里,普遍的做法是径直找自己的客户,给原来的县级分销商增加一个区域批发的权力了事,至于其卖场结构、铺货能力等则很少过问,这样,等于纵容分销商以批发之名行零售之实,等于变相地将厂家资源、政策优惠无偿给了分销商;再一种情况是,有的业务员下到县里,按着商家实力雄厚与否的顺序去谈判,看到对方不感兴趣或无意于合作,就匆匆地去找下一个经销商。到后来,发展起来的县批成了县城实力很差的经销商,很难满足厂家的压货要求,铺货能力也很差。
营销是有规律的,同样,开发网点也有其规律性。对于上例来说,要开发县批,首先要确定开发的原则,选择要素包括经销商商誉、经营能力、主推品牌、资金实力、物流配送能力、铺货能力、提供的销售服务是否完善等等,从这些因素中,按己方所需的先后顺序进行选择。一般而言,选择县批首先要挑选有成长潜力的目标经销商,其次,要能弥补我司品牌在市场表现不足所存在的缺陷,以及有一定资金和配送能力。如果你的品牌知名度很高的话,尤其要注意挑选经营杂牌的经销商。
原则确定后,开发乡镇网点在时间上也有讲究。比如空调,乡镇营销人员脑中要有一盘大棋:第一,淡季时,乡镇空调经销商往往门口罗雀,老百姓没有购买的欲望,经销商的重心放在了品牌的选择上;第二,淡季时经销商手里往往持有大量的现款,尤其春节后黑电销售资金最多,经销商待价而沽,急于抓住一个主流品牌,尤其是价格偏低的品牌,营销人员必须在此时争取到套现资金;第三,各白电品牌在一个冷冻年度行将结束时,就纷纷出台淡季打款政策以套牢经销商资金,营销人员依据上个冷冻年度己方品牌的营销状况,及早在脑中形成三四级市场批发商、直营零售商、加盟零售商的网络布局,并立即投入理想布局的行动中,才能使己方品牌在区域内占据主动,到旺季时收获丰硕的果实;第四,走访当中,重点拜访三八店较为集中的居民小区、家电城、旧货市场等。黑电经销商、有潜力在夏季投入资金经营白电的家电售后服务商、小家电经销商以及兼营小家电或黑电的综合性门市等等,都是要重点开发的目标经销商。
2、“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小姐还迟,干得比驴还累,吃的比猪食还差,拿的比民工还少”顺口溜的本质还原
在营销一线,这句顺口溜之所以流传甚广,在于它道出了营销人的生存现状,说出了广大营销人员的心声。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要想做出好的业绩,要表现得对厂家尽职尽责,就非要如此吗?在笔者看来,这句顺口溜道出的其实正是当前中国式机械销售的低层次状态,是对营销人员的无限嘲讽。此情此景,营销人员应该认真思考的是,如何跨越这一顺口溜状态,如何提升营销工作的水准与层次,真正将销售做成营销,与“营销”二字匹配,既是为实现更好的业绩服务,也是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服务。
笔者在奔波于营销中心推行绩效管理的时候,背地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把业绩做上去才是真理,其余的都是扯淡”,这种思想正如蒙目转圈,却以为走的是直线,营销人员自诩的做业务就那么规范么?
比如,笔者见过许多业务员在向顾客推销产品时,多是以这样的方式:从业务包里取出一张该产品的POP折页,照着上面的产品型号、外观、性能特色给经销商讲解,经销商可能早看中该款机型了,对业务员在耳边的絮叨反倒有些不耐烦。一百个人眼中有一百个不同的蒙娜丽莎,一百个业务员也有一百种推销的说法,同样是介绍,产生的效果却大不相同。
所以,业务员在推销一件产品时,无论是对经销商,还是消费者,在如何跟经销商打招呼、具体到对新客户怎么开场白、对老客户怎么开场白,当客户有异议时怎么处理,想让经销商进货要怎么说,吃饭敬酒时要怎么说……,都要有相应的推销说法,都要有说好每一句话的意识,以避免搪塞或信口开河的情况。其实,推销说法是可以“模型”化的,有多年推销经验的业务人员都会有这种感觉:在和客户洽谈时有一部分话语总是不变的。所以,每位业务人员针对推销都应该制定自己的标准说法,在和不同对象洽谈时,其中的一部分是背熟了的,任何交谈中都可习惯性的使用,以给人条理分明、训练有素的感觉。
标准话术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可使推销者树立信心,在推销的时候从容应答;而在针对不同对象使用同样的话术时,可以依语境不同灵活运用,将冗余的部分一点点删减,缺少的部分一点点增加,直至成为精简有序的推销说法。
业务人员要升级转型
做业务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直观的感觉:大家普遍有着提升自身、向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需要和愿望,初出道时激情澎湃、业务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做市场就那么回事,市场业态的混乱、长时间积累的惰性等渐渐把心底的那份激情侵蚀了,人也渐渐变得“油”起来。一些业务人员为完成销量或其他目的,主动或被动地与经销商酗酒、泡吧、找小姐无所不用其极,自己在享受放纵的感觉的同时,还戏称是在为工作“献身”。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率先挖掘到第一桶金的许多人做起了批发,并成为控制渠道、独霸一方市场的人物,业务员要想有好的业绩,首先要做的是傍住大批发商的这条粗腿,产品才得以在批发商强大的分销网络中迅速铺开,业绩得到提升。但批发商的东风可能给你也可能给经营的其它品牌,如果你想借东风他却偏偏给你刮西风怎么办?许多业务员左手持胡萝卜右手持大棒,但胡萝卜被批发商整个吞下仍嫌少,大棒对于批发商来说只是挠痒痒,有的业务员甚至被整得销量冷冷清清,个人凄凄惨惨戚戚。
在这种混乱无序的市场环境中,业务人员迫切需要使自己专业化和职业化。依据当前的市场实情,笔者认为这里说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标准,可以用能否进行顾问式销售为标准。二三级市场经销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家族式管理、优胜劣汰以及落后的盈利模式,加上国美、苏宁等大连锁极力挤占其生存空间,非常想接受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指导。而这,正是业务人员与经销商有效对接的纽带。如果能抓住经销商的这一短板,不但推销了产品,还能帮助经销商销售,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销售利润,自然会形成牢不可破的厂商关系。
有杂志认为,一个业务人员要具备“学者的头脑,艺术家的心,技术者的手,劳动者的脚”,才能谈得上是优秀sales。这是营销工作性质所决定的。业务人员首先要从上午拜访经销商顺便蹭顿饭、下午转转卖场的工作方式中摆脱出来,利用一切机会给自身充电。《第五项修炼》中说到“企业远景”,个人也需要树立“个人远景”,没有远景的企业是只会攥钱、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同样,没有远景的个人也是没有灵魂的个人。企业不但要的是业绩好,更重要的是越做越健康,业务人员同样如此。
所以,立即行动起来,疏远了的书本要重拾起来,企业的各种培训和教育要从行动上重视起来,业务中出现的种种状况要善于归纳、总结。以行动来带动思想的深入,比如,如何编造前面提到的“标准话术”?就需要先动笔把要说的话写出来,不管心中有多少疑惑,写出来再说。只有通过动笔,原来脑中飘缈而无序的东西,才会变得有头绪;其次,隔几日后结合推销实际、参考相关书籍,做适度修正;最后,要勤于练习,拜访客户前多次预习,拜访客户后进行总结,以改得更好。每天让自己进步一点点,用不了多久,就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
李国华,放任于南国,供职于科龙。一个醉心于将销售升级为营销的实战派,一个致力于将营销放到显微镜下呈现的钻研家。E-mail:guohuabird@yeah.net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3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42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8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63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2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5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