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爆炒时代即将结束
- 2004年内蒙药交会上,10万药商云集呼和浩特。室外天寒地冻,室内人声鼎沸,四千厂家调兵谴将,海报、DM单、户外广告、POP满天飞,大家都在千方百计地吸引经销商的眼球,争取博得经销商们的青睐和追捧,希望在新年里有一个好的兆头。10来万经销商就像流动的潮水,涌来涌去,这个展位瞧瞧,那个展位看看,多了些冷漠,少了些躁动。三天后,药交会在浮华中结束。据行业灵通人士反映:此次药交会,实际交易额不足亿元,很多厂家是一个商也没招上,相当数量的厂家捧回了一堆签约意向书,但履约率几乎为零,那些招到一两百万商的厂家就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了。
看到招商凋零的局面,很多厂家和总代理不由地生出无限寒意:“现在的经销商怎么了,怎么招商变得这么难呀?”想当年,内蒙药交会上,是个产品几乎就能招到商,经常爆出这个产品招商超亿元,那个产品招商上千万的狂热局面。“招商怎么这么难呢?” 行业内人士、各大专业媒体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有些人说:“现在的经销商变得理性了。”有些人说:“内蒙药交会现在只是一个厂家和经销商的见面会,交易的实际功能在逐渐消失。”还有些人说:“现在招商,光忽悠是不行的了,产品要实实在在有好的疗效,产品好,招商才有戏!”总之,众说纷纭,理由千奇百怪。其实,这次内蒙药交会招商难的现象只是一个表面问题,就如同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不到整体冰山的20%,招商难就如同这浮出海面的20%的冰块,它只是一种现象,其本质是药品炒作营销开始走向末日。内蒙药交会,作为“全国保健品第一会”,虽被看作是中国保健品市场变化的晴雨表,但其实质是一个药品炒作营销者的大会,本次药交会上,四千多个产品中补肾壮阳产品就将近两千个,而补肾壮阳产品几乎全是炒作产品,加上心脑血管、糖尿病、减肥、增高、益智、美容等炒作产品,整个炒作产品总数量超过参展产品数量综合的2/3。众所周知,中国的保健品总与炒作营销搅拌在一起,一个毫不起眼的产品,经过庄家的包装设计,就如同灰姑娘一夜之间变成了白雪公主。这种炒作营销一直采用一套固定的程序:首先根据功能主治进行引申,抓住一两个亮点;然后进行机理设计,将一个很普通的技术要么说成什么国际高科技,要么说成是多少代的祖传秘方,要么说成来自某某神秘的民族或地域;其次,从产品包装、价格体系进行整合,将包装要么设计成抓眼球的另类,要么就刻意设计成高贵形象,使得包装盒比药品本身还贵,为了获取暴利,将几块钱的药品人为拔高到100多;最后,为了解决消费者的信任,就请出一帮明星专家,在某某地方如人民大会堂开个会,就整出电视片的带子,再找几个人关在房子里写出几篇报纸广告。有了这些道具,就开始招商,以前,经销商看到哪个产品忽悠的厉害,不管产品好不好,就立马签定合同打款。庄家招到商后,就开始数钱,看自己赚了多少钱,也不太在意经销商在市场上的死活。经销商现金买货后,为了快速收回投资,就采取往死里做宣传的营销方法,俗称“爆炒”。一个月内就在电视、报纸上狂轰乱炸,想一棒子将消费者打晕,卖前,就一古脑的乱承诺,一个止痛膏也是高科技,也能速效治疗百病,卖完产品后,就拍起屁股走人什么保证有效、无效退款,什么24小时专家服务,这些承诺早就全忘了。通过这种炒作营销模式,一个药品的生命周期极其有限,往往一两年内就将产品做死了。于是,庄家又换一个产品,再进行同样的营销运做。
以前,这种炒作营销手段屡试屡爽,可为什么,这种炒作营销将日渐走向末日呢?药品炒作营销终结后,药品的真正营销出路在哪里呢?药品炒作营销终结后,厂家和经销商的出路在哪里呢?药品炒作营销终结后,药品招商的成功之路在哪里呢?围绕这些问题,笔者做了如下分析。
药品炒作营销为何将走向末日
药品炒作营销日渐走向末日,主要原因有四:1、药品连锁零售业日渐成为保健药品销售的主渠道,宣告暴利时代的逐渐终结;2、国家对市场环境的规范管理,媒体的过度发展,使得炒作成本越来越高;3、消费者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药品的性价比越来越重视;4、药厂、庄家、经销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短线营销处于崩溃边缘。1、药品连锁零售飞速发展,暴利链条断裂
药品炒作营销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必须具备高额的利润空间,否则,这条暴利链条将断裂。这几年,药品连锁零售企业从产生起,就保持着高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目前我国药品零售企业已达到12万家,销售额高达数百亿。比如武汉,药品零售连锁化开始的时间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短短两三年内,全市连锁药店就有20余家,分布在全城,很多大店年销售额已有数千万元,武汉市药品零售业的年销售总额在5亿元以上,其中连锁企业的销售额就超过50%。
为了规范药品零售市场,国家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管理也越来越严格。随着GSP认证制度的推广,很多经营不善、规模偏小的药品零售企业将退出历史舞台,而很多药品连锁经营企业将凭借营销模式的先进、管理的规范日益强大,据行业内专家介绍,未来的药品零售企业80%以上将是连锁经营模式。
众所周知,连锁模式的核心优势是平价,它们实行的是总成本领先策略。也就是说,连锁企业为了获得低于竞争对手的领先成本优势,它们会时刻与厂商进行谈判,并会千方百计地缩短流通渠道环节,从而将成本降下来。这种趋势已经在家电连锁企业中产生,前段时间,家电连锁零售巨谔国美和空调巨头格力就发生了一场较量,格力的模式是厂商一体制,国美进货必须通过当地的经销商,而国美的经营模式是直接从厂家进货,两者的较量实质上是营销模式的较量。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适应市场,才能获得长期稳定发展。国美的营销模式是符合市场发展趋势的,事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连锁经营将成为很多行业的主流销售渠道。
药品炒作营销的经营模式是与连锁零售的经营模式背道而驰的。药品炒作营销模式,需要为流通的各个环节预留足够的利润空间,比如某炒作产品,厂家抵税后的成本价为5元/盒,总代理的拿货价格为10元/盒,经销价格为25元/盒,批发价为86元/盒,零售价为126元/盒,从5元到126元,经历了总代理、一级代理、二级代理、药店四个流通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有丰厚的利润支持,否则,渠道链条就断裂。而连锁零售企业,它们需要的是降价再降价,时下,不是经常有不少连锁零售企业打着“平均降价25%-40%”的促销广告吗?降价其实就是在减少流通环节,连锁零售企业将逐渐绕开各级经销商直接从厂家进货。一般来说,厂家是不赞成“爆炒”的,只有庄家(总代理)和经销商对“爆炒”情有独钟。能绕开经销商与连锁零售企业进行交易,也是多数厂家的必然之路。
2、广告管制加强,媒体泛滥,炒作成本越来越高
药品炒作营销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广告炒作,也就是行业内人士所说的“敢忽悠”。十年前,谁的胆子大,谁敢忽悠,谁就能赚到暴利。这几年,国家对药品的监管越来越严,广告限制也逐渐加强,很多经销商深有体会:“一不小心,就越过黄线,就挨罚!”从炒作本质来说,不越黄线是很困难的,所以,现在经销商在打广告时,就已经准备好被罚的钱了,实质上,这就加重了炒作成本。但随着广告的深入规范,这种依靠地方良好行政关系的局面也将难以维持了,炒作力度将大大削弱,从而变相地增加了炒作成本。
现在的媒体越来越多,消费者可选择的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广。就拿报纸来说,广告费是越来越高,比如北京晚报,前几年一个整版只需要几万,现在是一个整版需要十来万,广告费用上去了,广告效果反而降下来了。不少经销商说:“以前,打个小豆腐块,一天也能接它几十个电话,也能卖它几十盒药,现在打一个整版,也就百来个电话,只能卖十几盒药,广告费升了一大把,广告效果却降低了一大堆!”还有不少经销商说:“以前,我们发小报,一天也能卖百来盒,现在,小报没人看,消费者这手接小报,转身就把它丢在垃圾箱内了。”更有些经销商说:“做广告,是找死,不做广告吧,那是等死!”
药品炒做营销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喜欢找明星和专家权威。前几年,明星的价格还不是很高,几万元就可以找到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明星,现在可好,只要是个腕儿,出费就几十万。这无形中就大大加大了炒作成本。
3、消费者认识水平的提高,对药品的性价比越来越重视
药品炒作营销最后成功的前提是消费者不知道其真实的价值,从而不能正确评价产品的性价比。以前,炒作产品靠违规广告来欺骗诱惑消费者,但随着国家广告管制力度的增加,药品宣传越来越趋向规范,消费者也开始学会真正衡量产品的性价比。以前,消费者只是看广告说辞,看谁的产品说得有道理,现在,老百姓不但要看药品机理,还要比较每天的用量及每天所需的价格,看看哪种药品既好又实惠。
其实,消费心理的逐渐成熟也是药品炒做营销培育出来的。一些经销商说:“现在消费者可精了,药品一上市,他们就要求打折,你不打折,他们就不买。”一些做糖尿病药品的经销商说:“你一搞促销活动,消费者就过来买货,你一停促销活动,消费者就不买货,所以,我们只好靠搞促销活动来维持销售!”现在,在大大小小的药店,消费者会拿着几个竞争产品在比较:“这个药每天合3块钱,这个合5块钱,还是买这个吧!”据行业人士说过一个有趣的事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南京,一个新的美容产品刚上市,开始在报纸上做连续整版广告,做了三个整版,市场上没反应。经销商马上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消费者在等待:“你看,这个产品做了两个星期广告了,他们快撑不住了,过不了几天,这个产品就得搞促销,咱们到时再去买!”没办法,经销商只好顺应民意,第四版加了个促销活动,果然,消费者陆续开始购买,市场才逐渐拉起来。
4、药厂、庄家、经销商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短线营销处于崩溃边缘。目前,药品炒作主要选择非连锁零售渠道,炒作药品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渠道呢?说白了,这些零售企业可以不需要增殖税票,而所有的药品连锁零售企业几乎都需要增殖税票。为什么增殖税对炒作产品的影响有这么大呢?,这就需要从厂家、总代理的利益处说起。
还拿前面提到过的某炒作产品来说,厂家抵税后的成本价为5元/盒,总代理的拿货价格为10元/盒,经销价格为25元/盒,批发价为86元/盒,零售价为126元/盒,增殖税票由厂家提供。如果经销商全部走连锁零售,假定销售100盒。我们来看看各方的利益关系。
连锁零售企业属于规范企业,一般获得10%左右的纯利润,为1260元。
经销商按规定承担超额税费后,获利情况如下:回款为8600元,广告纳入成本为8%,其他费用为20%,则增殖部分为(86—25—86*28%)*100=3692元,而实际的广告成本不低于30%,按照广告费用规定,经销商有1892元广告费用不能摊入成本,即使经销商不交纳企业所得税,他实际的利润不到1800元(3692—1892)。
总代理按规定承担超额税费后,获利情况如下:回款1500元,纳入成本费用10%,增殖税为(25—10—25*10%)*100*17%=212.5元,其利润为37.5元(1500—1000—250—212.5)。
厂家除了要承担增殖税(自己实际应承担的和经销商转嫁的),还要承担33%的企业所得税。企业实际收入为1000元,帐面收入却为8600元,其交纳增殖税为1377元(8600—500)*17%,有形资产摊入成本为500元,企业用其他方法摊入费用率为30%,则企业帐面盈利为5520元(8600—500—8600*30%),应交纳企业所得税为1821.6元,而企业实际收入为1000元,除掉500元成本,在除掉10%的管理费用,厂家实际亏损1421.6元(1000—500—1000*10%—1821.6)。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出,这时,药厂、总代理、一级经销商处于尖锐的利益冲突面上。厂家为了自己的利益,坚决控制开票金额。总代理为了转嫁风险,就鼓动下面的分销商少开票,于是,整个分销渠道就尽量避开连锁零售企业。但随着连锁零售的崛起,避开此渠道是不可能的了,巨额差价带来的财务危机必将导致各方妥协,但炒作营销的模式决定了这种妥协只是暂时的,分裂才是必然的。
炒作营销终结后,营销的出路在哪里
药品销售最核心的是什么?不可置疑,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是药品销售的核心所在。消费者为什么购买你的药品,而不购买别人的药品,因为你的药品值得他们信赖。连锁零售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因为他们让消费者放心,因为他们拥有规范的管理、体贴的服务、良好的性价比。药品要怎样才能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呢?我想,这样的药品应该具备如下条件:1、产品的疗效确切;2、价位适中;3、售后服务好。综合一点,就是要往品牌化发展。为什么要做品牌了,我举一个例子。人总会生病的,我们的经销商也是,很多善于炒作的经销商生病了,他们往往不使用自己经销的药品,虽然他们将这些药品捧上了天,据可靠消息透露,他们一般选择同仁堂。他们本身是经销药品的,自然对药品的质量也较为了解,所以,他们清楚知道同仁堂的药才是的的确确的好药,让人值得信赖。
炒作营销终结后,厂家和经销商的出路在哪里呢
炒作营销终结后,药品营销逐渐向品牌化发展,那各级经销商的角色该如何发生转变呢?在这里,我谈谈个人的见解。
厂家的出路:现在国家在实行GMP认证,很多小药厂因此倒闭了,而很多中型药厂虽然已经达标了,但由于产品品种老化,市场前景暗淡,所以很多药厂说:“不过GMP,马上死,过了GMP,是在等死!”为了能把产品包出去,药厂也只好选择炒作模式,没有庄家去包产品,这些药厂马上就会倒闭。一个药厂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那怎样才能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呢?主要办法只有两个:1、垄断产地资源,实行垄断保护品种开发;2、加大科研投入,实现品种的更新换代和新品种的开发。目前,我国的大多数药厂的研发力量极其薄弱,根本不具备所谓的核心优势。很多药厂十来年就生产几个老产品,甚至剂型也是老式样,就谈不上新开发了。炒作营销终结后,厂家应该苦练内功,实实在在提高产品疗效,才是唯一的出路。
庄家(总代理)的出路:马上丢掉暴利心态,能平和地对待自己和厂家的关系。可能的情况下,这些总代理应该和厂家真正达成风险联盟,将自己变成厂家的营销部门,与厂家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很多总代理总骂厂家忘恩负义,其实,这些人没有好好的反思自己,你将产品价格卖得那么高,厂家能和你长期合作吗?如果双方本着长期发展的诚意,你的价格还那样制定吗?所以,我认为这些总代理应该放弃以前的初放经营模式,应该沉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做好一两个长期产品。
经销商的出路:微利时代已经到来,那种靠打广告卖货的时代过去了。现在是一个服务的年代,这些经销商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即将完结,他们应该及时进行角色转换,他们应变成产品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商。以前,这些经销商几乎不做什么服务,因为他们拿现金进货后,所有的风险就从总代理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面对着仓储费、人员费、终端费、办公费,他们就采取杀鸡取卵的短线做法,根本不会去做什么售后服务,全是一杆子买卖。
目前,药品招商的成功之路在哪里
现在药品招商为什么这么难呢?其核心是市场风险大,成功几率太低。厂家或总代理靠什么来让经销商信服,我想,不是靠一两个亮点,也不是靠一大堆策划方案,更不是靠多年的情谊。前几年,经销商因为盲目选择,不但没赚到钱,反而亏了不少老本。现在,经销商的风险意识增强了,不再把所有的鸡蛋都装到一个篮子里了。几乎每个经销商手里都有几个产品的代理权,一般来说还有一两个产品是俏品。新品上市,他们只会签订意向书,然后就彷徨观望,等到哪个市场做起来了,他们就依葫芦画瓢,进行市场营销手段复制。所以,厂家或总代理要想快速找好商,那就必须自己进行样板市场的运做。只有样板市场成功了,投入产出有了清晰的比较,经销商才会看到希望,他们才会进行实际市场运做。本次药交会,也有几个产品的招商异常火爆,后经证实,这几个产品都是先进行样板市场成功运做后才受到经销商追捧的。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作者为北京哲宇点金营销策划研究院高级策划师、北京哲宇点全企业策划机构总经理,联系电话:013810664048,电子邮件:Lin01@163.com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3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42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8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63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2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5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