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之风唤醒企划大军
春风绽放了海棠,夏风浸红了睡荷,秋风伸展了千菊,而冬风则奉献了腊梅。一个时代催生了一个时代的产物,“新常态”的风将为我们带来新的生机——企划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像胎中的婴儿,贪婪地吮吸着来自母体的养分,正如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初期对于结构的搭建和成长被渴望,但是完美的成长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总得有得有失。
政府和民间企业几乎同时释放出中国将进入“新常态”信息那一刻起,预示着近36年来的野蛮生长将结束。这是一个好消息,跑累了,停下来找找方向再前进,不但不会走错,还能走的更远,这是符合古训的太极之道,迂回前行,方能致远。但这并不代表接下来的竞争也开始放缓,恰恰相反会更加残酷。
以前追求的是迅速的崛起,速度是第一标准。一个项目,有资源有关系就开始做,不可否认那时候市场还处于初放的时期,偏地都是不满和商业漏洞,这些都是商机,这些商机是浅层次的需求空白,容易发现抓住了就能赚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未来的机遇是偏隐性的不加分析或经验丰富的职业敏锐,很难洞悉,更别提将事业世代相传精壮发达的意识了。就在今天,中国大多的企事业老板都不是真正纯正的商人,直白点就是不专业,他们往往只能做到第一步,后面就需要专门的人才来进行规划管理了。
最近许多文章夸大合伙人制核心地位,唱衰职业经理人团队(职业经理人团队要具备企划职能)的专业管理,殊不知任何事情都要讲前提。没错。在创业初期控制成本控制风险激励投资合伙人的专注力量这一观念有一定阶段性的实际意义,但这个命题只注重了忠诚度问题,却忽略了管理企业最重要的能力和经验问题。很多人只知道现在创业人和项目都很多,却不知道关门倒闭亏损的也不在少数,觉得自己看两篇营销策略文章,听听朋友观点自己就具备了当老板甚至做企业家的水平了,实则不然。不同年龄阶段人做不同的事,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市场的基础需求已经过剩,企业角色也应当适时的调整,静下心来修内功,把快速发展遗留下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解决优化,着眼于长远的规划,比品牌、比服务,比硬“功夫”了。
企划不但要制定阶段性的战略方向,还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时时调整战略,除此以外还要制定实现战略的战术安排,甚至督战。万事万物的发展实际都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企划就是为了找准切入口,疏通整个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涿鹿之战创造了陆军,甲午海战壮大了海军。新时期需要企划人才这个大军站出来肩负企业发展重担,这是时代之风的呼唤。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
没有相关信息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3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42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6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61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1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5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