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利润“魅惑” 颠倒众生
资本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本性,中国人有虚荣炫富的本性,市场有买涨不买跌的本性,营销有炒作诱导的本性。于是乎,涨价对于白酒这个古老的行业来讲,是永恒的主题。涨价是商业行为,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商品怎么涨都是合理的,无可厚非。
一般情况下,涨价有两个驱动力,第一个驱动力是成本上涨的压力,迫使企业上调商品价格,以消化成本增加所侵蚀的利润。第二个驱动力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冲动,这是企业作为一个盈利性商业机构存在的根本目的决定的。这两种涨价,都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没有过多可以研究的地方,非要揪出来解剖一下,无非也是更加详实的证明这样两个结论。价格上涨不仅让企业成功的消化了成本上涨造成的压力,也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对于这些年高端白酒有有规律的提价行为来看,追逐利润最大化是他们的根本目的,成本增长是他们涨价的借口。实际上,涨价很多时候是企业经营策略,可以不需要理由。
从市场的角度来讲,涨价是一件高难度的事情,并不是哪个品牌,哪个企业想涨价就能涨价的,大多数企业天天做促销,打着“最后一天营业,明天就搬走,跳楼出血大甩卖”的促销都无人问津,就是成本真的涨了,也得自己扛着,涨价行为对这一类企业,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能涨价的,都是在酒的江湖,有名号的带头大哥。他们有足够的知名度,有很多很多支持他们的“粉丝”,有预谋的涨价不仅没有风险,还能带来量价齐升,名利双收的效果。所以,能涨价的都是“大虾“,必须得有两把”夹子“。
有人说中国白酒涉嫌“暴利”,我觉得很好笑,酒类产品在全世界都是暴利的产品,这是不允许质疑的现象,因为在非垄断的自由市场上,“暴利”是一种能力,资本不追求暴利,就失去了本性,原则上任何行业和产品均都可以实现暴利,各行各业都在做着暴利的梦,实际上,很多行业却没有能力实现暴利。中国白酒行业很松散,虽然到处都有这个协会那个协会,实际上,这些协会对企业的控制和协调能力都很差强人意,基本上没什么号召力,说有组织的限产提价,涉嫌人为垄断制造暴利机会,是典型的胡说八道,不是动机不纯就是信口雌黄。
在中国,能肆无忌惮的涨价,且每次涨价都能量价齐升的无非就是茅台、五粮液这两家公司,其他的名酒企业虽然也有涨价的能力和涨价的冲动,可实际上每次涨价,都还是需要谨慎行事的,先看天气预报,测了风向和市场温度,才有策略的逐步微调。世界上很多名酒价格过万的并不在少数,中国有两家名酒企业价格上涨成为奢侈品,原则上,应该是全社会都能理解并予以肯定和支持的。可是,为什么这个看似合理的企业行为,社会上反响还是这么大呢,这就是有特色的***中国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欧美国家,奢侈品之所以没有遭遇到这样的社会反映,是因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你都得用自己家里的私财去购买,这无可厚非,买得起是你的本事。而中国不一样,消费这些高价酒的人很少用自己家里的私财来购买,而是需要纳税人付钱,纳税人勒紧裤腰带,喝一瓶农夫山泉都要再三思量,纳了税让官老爷们一桌酒席喝掉几千上万,换谁都心里不平衡。有反对的声音是正常的,因为茅台,五粮液自己也不能反驳自己“腐败酒”的这个“光荣称号”。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如果茅台、五粮液80%的产品都出口,价格涨到10万一瓶,估计国人都还批评他们价格定的太便宜了。问题是,这个社会现象是企业自身能改变的嘛?官老爷们也是消费者,至于用的是谁的钱,茅台、五粮液公司似乎管不了,作为一个盈利性机构,只要市场有需求,有让资本增值的机会,不去占领它,不去赚这个钱,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茅台,五粮液不去做,会由其他的品牌去做。所以,笔者也在这里给名酒企业鸣个冤,成为腐败酒不是企业本身造成的,是中国国家体制造成的,因为,公款吃喝是这个国家合法的行为,是法律允许的。肆无忌惮,奢侈无度的挥霍,还不用自己掏一分钱,也不用承担任何责任,换成傻子,都不会放过这样的腐败机会。且无错怪了名酒企业。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
没有相关信息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2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36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2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54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1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2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