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视时代刚刚开始就已结束
- 电视业的产业背景就像天空中的云彩瞬息万变,中国电视产业正在焦急地寻找新的产业发展路径,但是,从产业的现状看我们仍在用产品的某些技术特征来表达自己未来的产业方向,其实,这是非常幼稚的也是令人担忧的,产业的现实表明我们对产业的未来方向是模糊的。
我们不应该被电视的时代假象所迷惑。未来的电视时代是数字时代,是高清时代,是平板时代吗?全都不是。电视数字化革命原来设定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传输电视的传输方式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画质与音质,虽然数字电视在全球仍然处在快速的普及阶段,但是,从系统产品技术上而言,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问题已经没有问题,因此,我们说传统意义上数字电视时代还没有全面展开的时候,这个时代已经在技术结束了,因此,所谓的高清时代仅仅是数字电视革命的另外一种感性的称谓,这个时代剩下的问题是技术走向家庭问题,其余的没有历史遗留问题。此外,平板时代更不是一个特殊的时代,未来的电视不平是不可能的,问题的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显示技术来展示这种平板效果。
电视的网络化使电视从被动的按时接收节目的终端变化成在节目数据库中按照个性化要求寻找节目的工具。目前的节目播出方式像固定的公交汽车一样按照线形时间发送,用户只能在不同的频道丛林中找到特定时间段放送的节目,节目的放送运营商没有面向用户的节目数据库供大家选择,而未来的电视时代,电视将变得更为个性化,不同的频道仍然在按照时间放送节目,但是运营商却会提供节目数据库,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从数据库中购买节目。
这种变化带了一个社会化的变化就是节目市场容量的急剧扩大,这将造就比数字电视制造业本身更大的市场,谁来抓住节目内容市场?很多电视制造商有涉足的商业愿望。
电视本身也在发生剧烈电脑化。电脑的功能在电视机上迅速集成,游戏机也不会像现在一样按照自己的独立体系发展下去,在电视数字化网络化之后,游戏机将做为一项功能集成到电视上,电视将成为家庭名副其实的数据获取平台,它到底是是个什么平台呢?是娱乐还是工作平台很难定义,总之,它应该成为一个功能丰富的数字生活终端。
其实,对企业来讲即将到来的电视时代不是数字电视时代与平板电视时代,虽然在音质与画质等参数以及显示技术等方面电视进步的步伐不会停止,但是我们面对的却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电视时代,这个时代更确切地说一个是个电脑电视时代,而不是平板或者数字时代。应该说数字时代还没有完全展开就已经结束,人们追逐的热点已经转移,从清晰度到获取信息的方式转变上,这个方式的转变化等于电视成为获取海量信息的工具,在家庭中尤其如此。
电视机本身的转变让主导电视更新频率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一是操作系统软件,二是芯片,三是显示技术。如果没有大的意外的话,传统强势的电脑系统操作软件制造商仍将控制电视的桌面操作系统,而在这方面像微软一样的软件操作系统企业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电脑芯片提供商的传统强势力量仍将控制电视,也就是电脑的领军控制力量将挪移到并扩大到电视领域里来,这种局面到来之时并不会让人感到奇怪。此外,电视显示屏幕的显示技术也将成为技术变动最不稳定的部分,它的主导者将成为另外一支控制电视的力量,现在看这股力量主要集中日本、韩国企业当中。除此之外的将是若干的辅助功能,这些功能实际上可以简化成软件产品,在强大的电视硬件配置的基础上只要你需要,都可以随时安装,可以想象电视完全像电脑一样,在销售的时候不再是固定的功能和相对固定的价格,而完全是一个根据功能配置来决定价格的产品。
这样电视成为一个比目前的电脑产品还难以确定稳定价格的产品,芯片、操作系统、显示器等等部件已经步入一个价格变动不居的时代,所以说电视的电脑化时代真正来临了。其实,在任何时候决定商业形态的主导力量就是技术形态。彩电技术的变化必然引导电视产业的商业模式的变化。
在产品部件的价格在比较长的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大规模的采购与大规模制造带来的规模经济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规模威胁力量,但是,在今后,这种商业模式可以说已经成为历史。每周都在变化的产品配件价格让以前获取竞争的存货已经演变成杀身之祸。大规模获取准确定单的能力以及柔性制造与快速交货成为企业的必须,也就是说电视企业在面对未来的电视电脑化时代必须首先要改变的是商业模式。对没有关键技术的中国电视制造企业来说商业模式的转变的意义更为重要,就像电脑领域的戴尔靠商业技术取胜一样,这个企业的道路值得学习。
我们不要简单地认为商业技术是简单的雕虫小技,中国电视企业在上个世纪中期多元化时期纷纷进入电脑行业几乎全部遭遇滑铁卢就是商业模式难以适应这种价格高速变动的见证。可以预言如果商业模式不做彻底的改变,在电视电脑化时代的中国彩电将遭遇巨大的麻烦,纷繁的内容运营商出现,高利润集中在操作系统、芯片与显示器件厂家手中,终端产品的制造商除非有戴尔虎口夺食的能力,否则将被轻易的边缘化,在关键的技术山头没有被自己控制的前提下,商业模式的创新性的准备是中国电视业的必须。
本文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0532-85953987,电子邮件:brandl@sina.com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3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42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8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63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2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5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