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向太空寻梦
- 中国人多年来的太空梦想,终于随着“神舟五号”飞船的返回地面得以实现。除了蜂拥而至的媒体外,一些商家也如梦初醒,纷纷打出了“太空牌”。然而,当我们回眸先于我们实现太空梦想的美国在太空文化运作上的智慧时,也许我们不仅仅会在创造文化商机上得到很多启迪,而且可能对今后如何营造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软环境产生更丰富的想像。
1957年10月4日,随着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人类步入了太空时代。随之而来的太空热把“太空文化”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音乐到影视,再到商业广告以及期刊、杂志,太空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中一个象征性的符号,而这个符号又在消费文化极度发达的美国被发挥到极至。好莱坞几乎每年都会推出几部耗资巨大的太空题材影片。麦迪逊大道上则充斥着各种太空形象广告,从柯达胶卷到大众汽车。百事可乐为了抢占俄罗斯市场,竟然投巨资利用俄罗斯太空局大拍广告。如果说太空主宰了美国人的生活,也许并不算过分。
太空为摇滚注入灵魂
我们进入了无形而难以抗拒的太空时代
这是音乐史上一次伟大的飞跃
过去的音乐都将在未来变得渺小
地球作为太空的一员
未来将是一个更为广阔的王国
一个太空时代王国
这是美国天才爵士乐手SunRa在20世纪70年代说出的豪言壮语。在普通人眼中,总是穿着斗篷,宣称自己来自土星的SunRa近乎“精神失常”。他狂热而虔诚地崇拜太阳,并沉浸在太空诗歌创作中。20世纪60年代,对太空无止境的幻想和追寻给爵士乐带来了洗礼式的冲击。这一时期,很多爵士乐手从太空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这一点与同时代的摇滚受到的影响大体相仿。
SunRa称自己的爵士是一种“太空音乐”。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他就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和惊人的天才创作了多张包括早期太空音乐雏形的唱片,例如“太空伴侣”(SpaceMates)、“卫星之光”(LightsofaSatellite)以及“遥远的星辰”(DistantStars)等,并在这些唱片上鲜明地注明“以这些未来的太空音乐献给伟大的太空时代”。在SunRa之后,1962年Randells发行了颇具讽刺风格的歌曲“火星爵士”。1963年,随着第一颗通信卫星上天,Tornadoes发行了独奏曲“Telstar”,并获得空前的成功。
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技术,也催生了不少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乐队,其中与“披头士”和“滚石”齐名的平克·佛洛伊德(PinkFloyd)乐队就以其迷幻的风格以及空朦的太空音乐色彩而屹立于摇滚舞台。其早期对太空音乐不懈的探索,充分展现出他们非凡的创造性,因此可以称得上是摇滚乐史上最富革新精神的乐队之一。
在对太空音乐的实验性探索过程中,他们从伦敦迷幻的演出舞台逐步演化为世界上最为伟大的摇滚乐队之一。1967年平克·佛洛伊德乐队签约EMI公司,发行了首张专辑《黎明之门前的风笛手》,并轻松上榜。在这张专辑中包括两首“太空风格”的单曲,“星际超速(InterstellarOverdrive)”以及“天文主宰(AstronomyDomine)”。
随后,他们继续探索“太空式”摇滚风格,并不断将电子乐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限。而1973年发行的专辑《月之暗面》则把这种超现实的太空音乐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尽管这张专辑中的歌曲与太空并没有什么联系,但是这张专辑的名称和乐曲的风格却进一步强化了平克·佛洛伊德乐队作为太空音乐先驱的形象。
在整个1972年,该乐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酝酿和制作随后流传乐史的专辑《月之暗面》。由于此前他们接连发行的两部唱片成绩都不够理想,因此一些传统乐评人开始对他们实验性的风格提出了批评。
其间,一位乐评人断言:“平克·佛洛伊德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因为他们实在太怪异了,他们那晦涩难懂的歌词听起来实在令人沮丧,空泛而无调性的音乐间奏非常刺耳……”然而,数月后推出的《月之暗面》却为乐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很快就让这个断言成为了笑柄,而这张专辑也创造了音乐史上的奇迹。《月之暗面》塑造了平克·佛洛伊德超级巨星的形象。它在公告牌排行榜冠军的位置上不可思议地停留了741周。从诞生那天起到现在它一直都是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摇滚专辑之一。
在过去的30年里,随着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来主义的幻想变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太空探索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宇宙太空探索所引发的好奇也日益反映在流行文化中。如今,近乎神话般太空探索与历险等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某种符号与象征,为流行文化注入了丰富的灵感。普通民众对于外太空的兴趣深刻体现在了流行音乐中日益增多的太空元素及太空形象的应用上。相当一部分商业运作非常成功的歌曲和乐队都曾涉及太空音乐,很多乐坛新秀则或多或少借助太空热的浪潮成功步入了流行乐的殿堂。
这些因太空而创作的乐曲表达了人类对太空探索的多重复杂情感,从欢欣鼓舞、英雄式的乌托邦理想主义到极为严肃的思索乃至对太空的恐惧与脆弱都呈现在这些作品中。70年代及80年代太空探索对于流行音乐的影响则更多地体现在越来越多的乐队使用太空想像的影像作为专辑封面包装。
太空为好莱坞创造奇迹
喧嚣的1968年春天,划时代的太空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上演了,而当时美国人正经受着马丁·路德金被暗杀的痛苦,街道上经常发生种族骚乱,校园里则充斥反对越南战争的游行和示威。在这样的情况下,影片《2001:太空奥德赛》却受到了空前欢迎,并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也让好莱坞看到了太空电影巨大的经济效应。
《2001:太空奥德赛》的剧本脱胎于著名科幻作家亚瑟·C·克拉克1948年的短篇小说《哨兵》。在朋友介绍下,导演奇才库布里克与克拉克相识,随后二人彼此启发,互相影响一起合作编写了这个关于人类和外太空的剧本。故事从一支太空探险队在月球上发现了埋在地底的外星人废弃物开始。一艘太空船被派往木星探查究竟,期间太空船被电脑Hal9000控制,邪恶电脑还企图杀害主人,遂展开人机大斗法的故事,带出人类与科技的复杂关系。
《芝加哥太阳报》的评论家罗格·伊伯特曾说,假如问我哪些影片在200年以后仍然是观众喜爱的,那么我将选择《2001:太空奥德赛》、《星球大战》等作为第一入选名单。为拍摄此片库布里克几乎花了4年时间,其中一年半全部用来完成片中的200多个特技镜头。影片共耗资1050万美元,总长139分钟。这笔制作费在当时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天文数字,而其中的650万花在了特技制作上。该片摄制的胶片总长是最终版本的200多倍。但即使耗资如此巨大,电影还是赢利不少,取得了2100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这一票房收入使正在经历艰难时刻的好莱坞电影业看到了希望。随后,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掀起了60年代的太空热潮。
1977年,拍过《黑衣人》的著名导演卢卡斯执导的电影《星球大战》问世了,这部影片再次见证了太空影片的巨大吸引力,它不仅挽救了每况愈下的好莱坞电影市场,而且开创了高科技太空电影的新时代。随后则是《E.T.》以及90年代美国以低成本拍摄获得巨大成功的电视剧《X档案》。
美国著名的电影编剧艾德·索罗门说道:“我想目前人们对太空的狂热可能来自于一种想法,地球以外的更好。我认为人们抬头望天,去寻找一种希望以及一种能够为之疯狂的东西。”艾德·索罗门的话,不仅道出了美国太空题材电影长久不衰的商业真谛,同时道出了年轻人了解宇宙空间的欲望与冲动。事实上,在冷战期间,美国的太空电影不仅为好莱坞创造了无限的商机,同时在精神上为美国人提供了一种安全上的慰藉。
太空将梦想植入年轻的心
从文化消费的角度看,流行音乐和电影是年轻人争先恐后的抢购商品。而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个人享乐、纵情泄欲充斥在年轻人喜爱的流行文化中。但是当太空文化因素注入后,无论对处在冷战期间的美国航天事业发展,还是对作为美国国际政策支柱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重塑,毕竟还是有很多积极作用。事实上,美国著名的迪斯尼乐园早在美国实现太空梦的前6年———1955年,就请来了众多的科学家和科幻作家,为儿童设计了以想像太空生活为内容的“迪斯尼未来世界主题公园”。
60年代中后期,虽然旷日持久的越南战争使很多美国青年心中的“美国梦”彻底破灭,但是迪斯尼未来世界主题公园仍然根据新得到的太空资料不断进行仿真改建,以太空为题材的流行音乐仍然为美国年轻人所热爱。
事实上,无论是儿童乐园,还是流行音乐和电影,当这些文化消费被注入太空文化因素后,经过儿童和年轻人的消费必然会在他们的心灵、精神甚至血液中产生一种潜在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转化为一种内在的文化动力时,实际上就成为了一个国家航天事业发展软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于中国实现太空梦想的美国如此,前苏联也一样。
值得注意的是,当中国的航天事业在这些年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利用太空文化因素时,却大大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也包括前苏联)。从这次“神舟五号”的成功上看,我们在太空文化产品制造上的想像力,不仅拘泥于一些既定的样式中,而且还多少有一些急功近利的商业倾向。可以说,这种文化运作无论从商业还是从社会效益上看,都不会得到更好的回报。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3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42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8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63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2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5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