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直面三大挑战
- 10月31日,柯达全球主席、首席执行官邓凯达访华。距其上次访华仅4个月。
起飞前,美国柯达公司的坏消息不断传来:再次宣布裁员4000人,从而使柯达今年的裁员总数上升为7500人;第四季度柯达盈利将为每股0.15美元,较市场每股0.46美元的预期相差66%,在第三季度,柯达的纯利也下跌77%至9600万美元。在《福布斯》全球最佳品牌的排名中,柯达名次大跌,只列第27位,《福布斯》为此评述:“经济走软意味拍照减少,而数码市场又未能尽快弥补传统市场的萧条。”如同英特尔、惠普、康柏、摩托罗拉这些IT、通讯巨头们的苦涩遭遇,作为全球感光行业的老大,柯达受到经济衰退与市场转换的左右夹击,这是对邓的第一大挑战!中国会不会是一个令邓凯达开心的地方?照说应该如此。在2001年,中国已从1996年的柯达全球第17大市场一跃成为第二大胶卷市场,柯达市场占有率据说接近垄断性的70%。更关键的是,柯达经过几年的布局,已在华拥有了强大的生产基地;但这一切的基础是裴学得时代就在中国苦心经营的排他性“98协议”。如今,随着中国加入WTO,这个与中国政府签署的协议马上就到期。那么,“98协议”之后,柯达将用什么形式再次与中国联结?中国各级政府是否继续恪守“在2001年前不再批准设立新的同类合资企业”的契约?当年以大出血换来的数年壁垒会不会被瓦解?这的确是一个微妙的关键时期。
老对手富士不可能不对柯达“98协议”构筑的中国壁垒没有想法。关于富士,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几年来富士在中国市场和柯达的竞争中节节败退,市场份额从70%一路下滑到30%左右,这有时是一个错觉。富士一贯不显山不露水,一旦出手,却处处致命。现在看来,富士对中国市场的战略安排,一刻都没有放松:乐凯与富士合资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2001年4月,富士在苏州又成立合资公司生产数码相机,并拿到在中国的内销权;最近,富士在广东珠海建立胶卷分装生产基地的消息传出,尽管只能生产外销产品,但也足以打破富士在中国没有生产基地的窘境;富士在旅游景区专卖店与重点城市数码激光冲印店也发起了攻击;更要命的是,一个受富士委托的国际公关公司已悄悄盯住柯达中国公司的骨干!
“下一场战争将是完全不一样的战争。”邓凯达显然明白这里的含义。11月1日夜晚,柯达的霓虹灯广告在珠江点亮。在上海与广东当下微妙的竞争关系中,作为第一个站出来支持“将珠江变为黄浦江”的跨国公司,邓凯达显然得到了广东省省长卢瑞华和广州市长林树森的好感。卢说:我们支持柯达做中国市场NO.1。
11月7日,在邓凯达向林树森承诺向广州输入数码影像技术一周后,柯达在广州的第一家数码冲印店开业。由此,不能不看出柯达的苦心。下半年以来,柯达高层频频来华,实质就是为“98协议”后可能出现的变局做铺垫,关键一环就是地方政府的态度。富士能够突破柯达壁垒的环节也在此。还有一个需要柯达考虑的环节是“98协议”出台时,中国政府对于国有企业被外资控股、收购,还没有明确认可的政策,所以柯达当时几乎是超前享受了特定的政策待遇;但2001年下半年,这个政策终于明确了,这意味着任何外资都能享受到这个待遇,包括富士!柯达的心态无法轻松:一个不用前期做出巨大投资的富士,会不会摇身一变就变成“中国企业”?在将中国作为柯达的“第一大市场”期望后,“中国市场的下一场战争”将会怎样?这是对邓凯达的第二大挑战!
当然,邓凯达不能身陷中国。在全球,在影像业从胶卷转向数码影像的定局中,一度引领潮流的柯达显然被动:在数码市场上,日本“军团”势力强大,2000年在美国家门口,数码相机的第一是索尼而不是柯达;柯达的老对手富士在数码相机领域也占全球市场的20%,排名世界第三;2000年全球数码成像市场翻了差不多两倍;但柯达数码业务收入却与1999年基本持平,只能居于对手之下……而数码的潮流甚至让IT巨头和家电巨头正在朝着一个融合PC、家电等的数字未来推进,此时连全球芯片巨人英特尔都不能置身于外;邓凯达当然明白柯达董事会让他取代裴学得的意图,所以在“以变应变”的演讲中,他指出:在柯达,变革已成为第一位的当务之急。这有些当年杰克·韦尔奇改变通用电气时的语气。但柯达化学成像的摊子太大了,传统太深了,在中国就有12亿美元的投入,邓凯达不能不寻找平衡前进的道路,在140亿美元的销售份额中寻求一个兼顾的比例。但他也为2005年的柯达设置了45%这样的数码影像收入底线。显然,柯达面临的变局是巨大的,这近似在8年前由郭士纳拉开的IBM等IT巨头向服务型企业的转型。这是对邓凯达的第三个挑战!
就这样,身负三大挑战的邓凯达又旋风式来到中国。这里有着柯达难以割舍的利益和期望。我们可以将邓的心态,视为一个在WTO关口,一个在中国做出巨额投资的跨国公司对中国典型的心态: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一些确定的联系,调试钟摆跟上中国的变局。在北京嘉里中心和广州白天鹅宾馆,邓凯达两次接受本刊专访。
“柯达模式”20年不变
《南风窗》:众所周知,从1998年到现在,柯达与中国的关系是基于“98协议”或“全行业合资计划”的框架而展开的,这个协议构成了今天中国感光行业格局的基础:柯达在中国市场投入12亿美元的巨资,收购了大多数与感光行业有关的国企,在厦门、无锡、汕头、上海建立了强大的生产基地,据说市场占有率达到63.1%;富士则从以前的优势地位下降;乐凯在两强之间生存。那么,你是如何评价这一阶段柯达在中国的战略表现的?邓凯达:首先,“98协议”无论对于柯达和中国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已经拥有了高质量的影像技术,员工接受了大量培训,由于技术是世界级的,完全可以从中国工厂向世界各地出口产品。同时,整个中国感光行业有了长足发展。乐凯的总裁杜昌焘常说:由于柯达的存在,乐凯比以前更强大。柯达也认为,由于乐凯的存在,柯达比以前发展得更好。中国市场在柯达的全球体系中由1996年的第17大市场,上升为第2大市场。中国政府对我们的所作所为给予肯定。柯达的项目被称为“柯达模式”。柯达与中国已经紧紧绑在一起!
《南风窗》:但2001年底,柯达与中国政府签署的排他性“98协议”即将到期,而有关富士与乐凯达成合资意向的传闻沸沸扬扬;中国加入WTO的最终来临,意味着更为广泛的开放;这是否意味着一度引领柯达与中国感光行业国有企业合作的“柯达模式”的终结?2001年后,柯达会用什么新形式与中国市场连接?
邓凯达:这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我们在谈判“98协议”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中国会在2001年加入WTO。“98协议”精神与WTO没有冲突,因为,“98协议”并不意味着在市场上给柯达任何特殊的好处,所有的品牌争奇斗艳,都没有因为柯达的投资而受限制,“98协议”精神将会一直继续下去。柯达模式也不会改变。柯达模式的精神是怎样以市场换取资金、技术、管理;背后的利益驱动是怎样盘活不好的国有资产。在这个意义上,柯达这个项目提供了成功的例子。应该说,我们既然已经在中国投入了巨资,建立了工厂,为了进一步发展,就需要进一步投资,不断把人才、技术带到中国的公司和生产基地。今年,柯达在厦门投入2000万美元新建一次性相机厂、在上海增加投资生产数码相机。未来,柯达在中国要做中国的企业公民,我们的未来与中国的未来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我们的投入不仅现在如此,未来20年也如此!
数码相机还没易用到家
《南风窗》:我们注意到随着数码潮流的兴起,柯达在中国的策略也有调整,在中国相机业,柯达也要与日本军团遭遇,尼康、奥林巴斯、美能达、佳能、理光等日本相机军团已经攻占中国相机市场的半壁河山,柯达如何在这个领域获得与胶卷一样的成功?邓凯达:我们确实需要努力一下,让柯达品牌的数码相机成为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柯达在传统相机上保持全球第一,数码相机居全球前4名。我们的确要向中国市场的消费者解释柯达品牌传统与数码相机的优势,才能保证我们的成功。与海鸥合资的达海厂生产的Easy-Share是柯达全球销售最好的一款数码相机。它是第一款使数码相机照片转入电脑简单易用的很成功的产品。
但说实话,对整个行业来说,包括柯达公司,对于数码相机的简单易用还没有做到家,对普通的大众消费市场来说,数码相机的技术还是显得过于复杂了。你知道用胶卷拍照,在冲印店1个小时后,就可以拿到照片,但数码相机远远没有这样简单。
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士曼为柯达打下一个基础,他说:只要你按下快门,一切交给我们。这是柯达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在传统相机领域,柯达已经做到这一步!在数码相机的简单易用方面,柯达希望也领导行业的发展。
柯达不需要“拯救者”
《南风窗》: 回到一些数据上,我们已经注意到柯达股价的下滑,对股东收益的减少,评级的下调,以及大量裁员,这是一个困难的时期;另外,正如你在“以变应变”的演讲中指出:影像业从胶卷转向数码已成定局,此时,柯达遭遇紧迫的转型。有观察家说,在胶片市场上柯达是“黄色怪兽”,但在数码相机上,柯达是和别人一样的普通竞争者;在他面前,有全球知名的索尼、惠普公司,以及网上影像新秀Shutterfly、Photopoint、Snapfish。柯达面临的变局是巨大的。作为柯达的掌舵者,你如何理解这些?你如何引导柯达迎接这个挑战?邓凯达:柯达发展非常强劲,没有根本性的问题。对于自己制定的战略非常有信心,在所有的部门倡导传统影像与数码影像的结合。负面的现象是短期经济减缓造成。9·11雪上加霜。但这不仅仅是柯达要面对的。在全球,高科技和传统领域,都遇到这种情况。非常不幸的是,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要采取严厉裁减成本的措施。首先是注意客户满意度;其次,通过减少存货,控制支出,增加现金流量。与此同时,继续在研发方面进行投资和投入,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会走出低谷,所做的投资会产生回报,我们依旧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我们的策略是在不景气时,保持实力,把握新出现的业务机会。
《南风窗》:有人说郭士纳拯救了蓝色巨人IBM,那么,对于柯达,你的角色是不是一个拯救者?
邓凯达:NO!我不做一个拯救者,同样,柯达也不需要一个拯救者。
“下一场战争将是完全不一样的”
《南风窗》:据说,柯达亚太区副总裁叶莺女士与你有两个“赌”,一个是与“98协议”有关的,柯达做了12亿美元的投资,如果中国政府让其他人进来,怎么办?叶莺说:坚决不会,因为中国中央政府的执著。现在看来你会输了!下一个与WTO有关的“赌”,在情况不明朗时,投入12亿美元愿意做一个落地生根的投资,但收回12亿投资是一个很长线的时间,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柯达的竞争对手从后面进来,只做组装工作就摇身一变为中国企业,柯达如何面对?对这个赌,叶莺就不太有把握。邓凯达:你们是怎么知道的?说实在的,我对第一个赌整个情况是很怀疑的状况。现在我必须承认,这个赌我是会输的,而且我会很高兴地输!第一个合作,每一件事,每一个合作,都是完全的顺心顺意,与中国各级政府的合作,特别是柯达在中国工作队伍的素质有密切联系。我觉得,这两点也就是下一个输赢的关键。当我们做了这么大的投资,如果没有一个过渡期,让我们平心静气为一个基础建设打下稳固的基础,同时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培训一个素质非常高的团队,对将来我们没有一个必胜的把握。如果我们的团队不能花很大的精力培训我们现在的工作队伍,让我们生产出达到世界水平的产品,我们也没有任何武器面对下一场战争。下一场战争将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我们有同样的决心,我们立志于全面的满意,我们带来世界最新的科技和产品,那么,我们会看到,我们所做的投资,会让柯达像河流一样往前发展。
那么,下一次我和叶莺打什么赌将是一个秘密!
预测中国市场的两个NO.1
《南风窗》:最后,在中国,你是如何预见未来黄、绿、红三方的格局?邓凯达:我有两个预测!第一个预测:中国的市场一定会继续增长,会增长得非常大。我现在53岁,我可以这么说,在我事业的有生之年,我可以看到中国市场将变成最大的市场。这块蛋糕的尺码会非常大,大到足以让柯达和乐凯同吃这个蛋糕,甚至还有剩余的让富士吃。第二个预测:由于柯达产品的质量,对客户满意的诉求,科技的领先,由于柯达在世界任何市场NO.1的地位,柯达会继续做盟主。第一个预测基于中国的实力,第二个预测是基于柯达的实力。
-
二维码
使用微信扫一扫,即可阅读全文
相关阅读:
文章签收:
网友评论:
- 推荐文章
- 热点文章
- 十大营销经典案例(107743次)
- 企划和策划的区别(图)(47042次)
- 童心未泯 50句儿童节文案送给(42848次)
- 第五届中国行业影响力品牌(图)(37463次)
- 麦当劳促销计划书(33342次)
- 第五项修炼(30099次)
- 中国手机市场调查报告(29604次)
- 以人为本 人本集团再造杭州轴(28027次)
- 五大经典营销案例剖析(26745次)
- 马云教你经营之道 经商做(图)(229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