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划网—企业策划论坛专业交流管理有方 → 建立战略运作系统


  共有1191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建立战略运作系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inhf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博士
等级:管理员 帖子:14888 积分:59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2/3/20 10:35:46
建立战略运作系统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9/30 18:33:40 [只看该作者]

近年来,国内外的管理书籍与企业管理热点问题都在谈论战略、执行与细节,但是这些理论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没有真正从企业管理根本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的确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与探讨。我们认为在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过程中,其竞争的强弱是决定企业能否持续成长的关键,而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是战略运作系统作为保障体系。 一、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是战略运作系统的前提条件 要想办好一个企业,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企业应首先制订长远的战略规划,而确定一个远大的发展目标,其目标应制定得科学而又高明些,这样以来企业经营者们才会有动力和压力,其潜能才能得以充分地发挥。当然,目标也不能定得太高而脱离实际,否则,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没有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会事倍功半。最好的办法是能将总体目标具体化。 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或者说,存在哪些方面的机会与威胁。然后,依据上面的分析,确定实现既定目标的战略措施和战略步骤。那些选择起点高、规模大、投资多、周期较长的行业的商家,因为面临的风险也较大,掉头改行又不容易,所以,尤其要认真做好企业长远战略规划工作。如何制定长期经营计划,应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立经营观念,设定公司目标。这一步的关键在于不仅要把经营观念或信条确定下来,而且要使其具体化,将总体目标分解细化,使其成为指导各部分业务工作的方针和努力的方向。(2)进行预测。不管经营者的主观意向如何,公司实际上是为客观环境所包围。公司如果忽略了对客观环境的分析预测,长期发展计划则成为空中造楼。(3)构想经营计划概要。经营计划是根据公司的“主观意向”和所处的客观环境而加以确定的。为了实现公司的目标,必须突破客观环境的限制。为此,必须决定用何种手段和如何实现公司目标的计划体系。这一决定是建立在个别计划与阶段计划基础上的。(4)设立个别计划。也就是确定各个部门的具体计划。如技术部门的产品研制计划,财务部门的资金计划,生产部门的盈利计划等。(5)设立阶段计划。重要的一点是要认识到:“计划的本质在于选择”。(6)编制预算。以预算形式表现出来的经营计划即可交付具体实施。 总之,制定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是企业战略运作系统建立的前提条件。 二、量化细分企业目标是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保障 企业有了战略规划,企业未来有了其战略发展的方向,那么目标则是指导企业各部门及个体活动的最终目的。目标在企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企业在某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该领域的企业员工也会轻视自己的工作。 有管理人士认为,企业能否通过目标获得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目标陈述的贴切性和清晰性。他之所以强调目标的“贴切性”和“清晰性”,原因有二:其一,真正意义上的目标是企业整体的计划确立后,将其分解细化,落实到全体员工中去,使全体员工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工作。其二,目标的实现不是喊出来的,它还体现着企业对细节处理的能力。也就是如何把整体的目标细化分解,变成各个公司的具体目标,变成每个人的具体工作任务。这就是实施目标时细节管理的体现。 现实中,通过细分目标提高工作效率的企业有很多。青岛海尔集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海尔企业管理的精髓之一,就是把任何一个总目标科学准确地细化分解。海尔细化分解组织目标是按“集团——本部——事业部——各职能部门——责任部门——个人”的方式层层展开的。在细分的过程中,量化每个目标管理的细节,即目标管理细节的量化。 做好目标细节的量化并不需要花太大的资本,关键在于企业能不能去做。企业必须用心做事,加快培养细节的量化意识,不断创新目标细节的量化制度。这样,才能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产品和服务质量得到不断的改进。 三、建立战略执行系统是企业战略运作的核心 目前中国大部分公司的执行经理在企业的日常运营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有针对性的经营计划与预算,依靠老板的感觉打仗而不是靠脑子打仗;缺乏明确的岗位责任与职能分工,依靠老板的感觉用人而不是靠业绩用人;缺乏对经营过程的制度化管理,依靠老板的感觉经营而不是靠科学的管理经营;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依靠老板的权威与亲情而不是靠制度和文化凝聚人。 要真正地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使企业的运营高效快捷,对市场的反应灵敏,企业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独立执行系统—4R管理模式。4R系统的具体构成是:R1(Ready-all)—执行的计划与预算系统;R2(Responsibility)—执行人的岗位职责系统;R3—(Review)执行效果的检查系统和R4—(Result)执行结果的考核系统。这是保障战略执行力有利的制度系统。只有这种制度建立好了,战略才能真正实现目标。具体内容如下: 1、执行的计划与预算系统 计划与预算系统的目的是落实战略规划,它在执行系统中起到一个驱动的作用。具体的步骤如下:公司层制定年度规划目标,主要经营业绩指标及业绩的期望指标,并将指标分解到各个业务层面;业务层根据公司总体指导思想和要求制定年度预算规划;在年度计划下做详细的季度业务规划和月度业务规划;以公司层和业务层为单位进行,业务规划中最主要是生产、销售计划与关键成功措施两个部分;根据经营预算计划与关键措施,各业务层、销售点制定关键行动措施表、进度时间表及资源需求计划,将计划具体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根据经营预算目标编制财务预算,如经营管理财务费用、利润、资金需求预算、经营额收入预算等。 2、执行人的岗位职责系统 岗位职责系统的目的是“靠业绩用人而不是靠领导的感觉用人”,如何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强调岗位与业绩的关系,具体的步骤是:根据预算计划明确公司所需的关键岗位;设定关键岗位工作职务权限;明确部门岗位设置;各个部门设多少职位,什么职位,这些职位到底是干什么的;根据岗位评估进行岗位职责说明;明确业务层面的考核指标;明确各个岗位的考核指标;责任书签订:通过制度化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3、执行效果的检查系统 业绩跟踪系统的目的是要做到以科学方法管理企业,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做到事前管理,即建立周期性的总经理监督和指导体系。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改进行动、优化管理。具体的内容和步骤是:业绩跟踪由总经理主持的月度质询、季度质询、半年、全年度质询四部分组成;质询业绩跟踪的内容不仅包括财务类的目录,同时也包括重要措施的完成情况,通过流程管理的办法事前了解和解决计划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将部门和员工的关键行动措施纳入公司目标管理系统;“质询会”使业绩跟踪不只局限于“汇报工作”,更重要的是发现差距,找出原因,并提出提高业绩的方案。 4、执行结果的考核系统 通过业绩考核方案,将业绩与薪酬挂钩,保证多劳多得,并提拔明星员工,淘汰不及格员工。考核的标准应该是建立在企业和员工都满意的“双赢”基础上。具体的步骤是:在年初层层签订责任制合同;在年末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决定每个员工的工资增与减幅以及奖金;按业绩与企业归属感两大因素,将所有员工纳入企业人力资源发展中,实行10%优者重奖,5~10%劣者尾数淘汰(辞退)。 4R系统帮助企业从传统的功能管理向流程管理过渡,整个4R业务管理系统贯穿流程管理的思想,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和战略目标旋转,一年运行一圈,保证战略转变成行动并推动业绩的增长。发挥战略竞争力的执行系统功能。 四、建立强有力的查核体系是推进战略运作系统的锐利武器 人们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如果你强调什么,你就检查什么,你不检查就等于不重视。检查与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一对孪生兄弟,只检不考,检查缺乏力度;只考不检,考核便失去行使依据。强有力的查核是推进战略运作系统的锐利武器。 执行系统的难点在于检查,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变量的工作。弹性检查与检查中的弹性,常常成为执行中因细枝末节酿造企业灾难的护身符。 企业传统的做法总是安排布置得多、检查落实得少;突击性检查得多、日常性检查得少;口头要求得多、实际落实得少;表面严格的多、具体过硬的少。检查的随意性成为“表面文章”的典型代表。不检查、不督促,就难以保证有效的执行力。 加大核查力度,实际上就是推进了执行力,提高企业和员工的执行力,一个重大措施就是:考核监控与奖惩机制。任何事情,没有了监控与考核,都会不了了之,这是人类的惰性使然,因为懒惰是人的天性。但是事业和企业要发展成功,就必须克服惰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加强监控与考核,并且运用好奖惩机制进行导向。 严格的工作考核检查制度与奖优惩劣相结合,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通用电气公司对每个员工的考核是经常性、制度性的。每年初,公司包括总经理在内的每个人都要制订目标工作计划,确定工作任务和具体工作制度。这个计划经主管经理审批并与本人协商确认后予以执行。 每3个月进行一次小结,核查执行情况,并由经理写出评语,提出下一步工作改进要求。到年底作总结考核,先由本人填写总结表,按公司统一考核标准,衡量自己一年来工作完成情况,拟出自己应得的考评等级数,交主管经理评审。主管经理根据职员表现情况确定其等级,并写出评价报告,对评为杰出的人物还要附上其贡献和成果报告,并提出对他们的使用建议和使用方向;对差等级的职员也要附有专门报告和使用建议。员工的评价报告要经本人复阅鉴字,然后由上一级经理批准。中层以上报告和使用建议要由上一级人事部门经理和集团副总经理批准。通用电气公司每年修订前一次的考核标准,使之逐步完善合理。通用电气公司的经理们从长期的实践中,深深地懂得了加大核查力,实际上就是推进了执行力,这种核查制度是企业成功的最有效的保证。检查评审不仅用于企业管理,而且适用于一切需要管理的团体、机构,是保持机构效率和提高执行力的重要措施。在企业管理中,上级对下级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查核,这种查核不应该是走马观花、搞形式主义,而是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但在管理实践中,有些管理者只注重布置工作,不重视监督检查,有的虽然也有检查考核,但往往流于形式,这样根本不能保证决策的贯彻执行。监督和检查,是一个企业真正把执行落到实处的最关键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大查核力,实际上就是推进了执行力。 五、选拔合适的人到恰当的岗位是建立战略运作系统的基础 有效发挥人才的价值,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是提高执行力与战略运作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 企业的人才有时就像企业生产产品所需要的材料一样,需要十分合适,如果所选的人才不合适,就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才能突出有效执行的能力,否则就很难达到目的。我们知道,执行力是有界限的,某人在某方面表现很好并不表明他也胜任另一工作。比如:一个工程师在开发新产品上卓有成就,但他并不适合当一名推销员。反之,一名成功的推销员在产品促销上可能很有一套,但他对于如何开发新产品却一窍不通。同样道理,正如我们不能依靠排球运动员去操办一场超级排球大赛;不能让医学家去当药品销售商一样。我们不能因某人在某个行业的名气、地位就认为他能做好另一专业的工作。这个道理对任何行业录用人才都是适用的。所以,企业在选聘人才时,应考虑其执行力是否与职位的要求相匹配。只有选择适合职位要求的人才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管理者用人不是抓住一个是一个,关键要看他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是否和自己的决策对路。否则,那些被招来的人就会成为管理者的包袱。杰克·韦尔奇曾这样说过:“我们能做的一切,就是把宝押在我们选择的人身上。所以,我的全部工作便是选择适当的人。” 大部分管理者的成功,都在于他们能够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能找到拥有执行能力的人。 如何提高执行力,其关键的一点是找到合适的人,并发挥其潜能:执行的首要问题实际上是人的问题,因为最终是人在执行企业的策略。卓越的企业领导人所做的第一步不是决定去哪里,而是决定哪些人去。他们首先选合适的人上车,请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不管环境多么困难,他们都遵从这样的原则:首先是选人,然后才确定战略方向。 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远比开发一项新的战略更重要,这个宗旨适合于任何一个企业。执行的过程就等于下一盘棋,要尽量发挥人才的资源优势和潜力,找到最合适的人,并把他放在最合适的位置上,把任务向他交代清晰,就可以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牛晓玲:《成长的关键》,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版。 2、姜国祥:《核心竞争力》,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版。 3、阿莫·哈特曼:《战略大逆转》,京华出版社,2004版。 4、毕胜然:《赢得优势》,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版。 5、刘刚:《危机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版。 6、汤明哲:《战略精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版。 7、李勇:《老板可以这么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 8、贺宏朝:《平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版。 9、余世维:《赢在执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版。 10、陈春花等:《领先之道》,中信出版社,2004版。 11、金观涛:《管理就是决策》,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版。 12、拉母·查兰:《增长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版。 13、万明坚:《系统战必胜》,中信出版社,2004版。 14、郎咸平:《运作》,东方出版社,2004版。 15、赵伯平:《中国企业的病根子》,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4版。 16、曾鸣:《略胜一筹》,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版。 17、胡志刚:《管理制胜》,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版。 18、杨瑞龙:《与企业家对话》,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版。 19、余来文:《战略决定成败》,蓝天出版社,2005版。 本文原载《企业研究》2005年3期 余来文,管理学博士,被香港企业界称为战略竞争力之父,现任深圳创意村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澳国际咨询公司董事、合伙人等职务。 联系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大道1110号中油大厦2101室深圳市创意村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邮编:518054 余来文(手机13302451588、13502858802、13825225086)


■ 灌水只灌精品  发贴不说废话
 回到顶部